天行者電子遊藝場減稅降費發力財政政策護航
減稅降費是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頭等大事”。專家預計,今年減稅降費規模穩超2萬億元。展望明年,從國際競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考慮,減稅降費仍有發力空間。 政策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個人所得稅改革、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深化增值稅改革和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等政策陸續發布實施,減稅降費政策涉及12個稅種、19個費種。 “若按前三季度趨勢,全年減稅降費可達2.5萬億元左右。”太平洋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肖立晟稱。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5109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2725億元。 從三方面看,今年減稅降費政策成效顯著。 一是減稅降費效果持續顯現,相關稅收增速同比下降。財政部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前11個月,增值稅收入增速同比回落7.1個百分點,企業所得稅收入增速同比回落3.6個百分點,個稅收入同比下降26.8%。 二是政策惠及面廣,涉及個人、企業。從受益範圍來看,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僅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疊加新增減稅4426億元,人均減稅1764元,無須繳納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已超過1億人。對小微企業而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提高,惠及402萬戶納稅人;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標準,惠及469萬戶納稅人;地方“六稅兩費”減征政策累計有3238萬戶納稅人受益。 三是促進研發投入,助力結構轉型。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今年減稅降費發力,企業在成本端明顯受益。稅務部門調查數據顯示,前三季度45%的制造業納稅人將減稅降費紅利用于增加研發投入。稅務部門監測的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9.3%。 明年將繼續發力 專家認為,減稅降費作為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明年將繼續發力。一方面,從方向上“精準滴灌”小微企業等,輸血實體經濟“關鍵部位”;另一方面,通過完善配套機制,保障政策落實落細。 “減稅降費仍有發力空間。”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尹恆認為,應全面清理各類涉企財政補貼;在央地間妥善分解財政和社保基金的減收壓力,妥善化解地方債務問題;放寬企業固定資產折舊規定,縮短折舊年限。此外,進一步清理各類涉企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也可成為減稅降費重要抓手。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對于市場擔憂的可持續性問題,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可能成為一種解決方案。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預計,積極財政政策將有針對性發力,繼續對小微企業實行減稅措施,同時對產業結構調整,比如在進口環節調整一些行業的稅收政策。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高瑞東認為,今年整體減稅降費力度很大,明年政策應著重落實。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