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盛電子遊藝場教師備課“七忌” 作者:benson 2020 年 5 月 15 日 備課是教學的基礎,是教師的基本功。備課,顧名思義,就是為上課做準備。教師要在品德、知識、能力、心理、身體等多方面進行有效的積累,博馬努力把自己多方面的優良品質展示在學生面前,以一定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和引領學生的成長。所以,教師備課也是一個綜合準備、全面提升自我的過程,絕不是只要掃除了知識的盲點你就可以創建一個優質課堂了。備課時,教師潛心鑽研的同時,要繞開七個陷阱,避免在課堂教學時帶來不少的煩惱。 第一忌:偏。這主要是指教師備課時政治導向不能偏。教育的政治導向性歷來是很強的,當前我們的社會主義學校教育,要求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一定要自覺高揚正確的政治立場,幫助青少年學生確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要傳遞正能量,避免負能量的散布。我國當前核心的政治立場就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忘初心跟黨走。所以,教師備課時應當牢記一條鐵律——課堂講授有紀律,公開言論有規矩。教師在備課時就一定要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堅守四條紅色底線:嚴禁有反黨反社會的言論;嚴禁聯絡、宣傳、滲透邪教;嚴禁與境外網站接觸;嚴禁在課堂上亂講亂說; 第二忌:抄。備課就是要開啟教師的智慧,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加入教師的頭腦加工,針對具體學生的學情,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案,從而在教書的過程中實現育人的目標。所以,教師備課一定要端正態度,以提升自我為出發點,踏踏實實地鑽研、備課,不要偷工減料,威力彩中獎號碼查詢不要盲目地抄襲同事、抄襲網絡。近年來,有些學校領導為了防止教師抄襲教案,不斷放出大招,要求教師每學期必須提供手寫的教案。其實,即便是提供手寫的教案,難道就能徹底杜絕抄襲了嗎?一樣杜絕不了,態度不端正的老師,依然可以從下載,不假思索地手抄下來呀。信息時代,杜絕電子備課也是不現實的,電子備課,撰寫電子教案、課件,本來就是方便傳遞和交流,便于及時訂正的現代化手段,這是堵不住的。最為關鍵的是,教師的備課態度要端正,刻苦鑽研,才能從根本上鏟除抄襲的痼疾; 第三忌:舊。這個舊字,指的是教學理念的舊,教學內容的舊、教學手段的舊以及教學語言的舊。教師因為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最擅長學習、最能與時俱進的一類人。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較大,導致教師隊伍中,依然有極少數人是思想陳舊、觀念落後、行動滯緩的人,尤其是一些年齡大、對信息技術接受不靈敏的人,更容易固守一些陳舊的思想、理念、內容、方法及語言。正是由于還存在這種現象,就要求我們教師一定要在備課時,跳出原來舊的思想觀念和舊的條條框框的束縛,不斷向同行同事學習請教,甚至在新技術方面,洋城電子遊戲場勇敢地向自己的學生請教,不恥下問,學習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新的語言,努力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第四忌:片。片是指片面,指的是教學目標的設定過于單一,不完善。盡管中國發展到今天,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必須要履行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過去,不少老師頭腦中都認為教師就是教書的,育人是學校黨委、政治老師、學生輔導員等政工隊伍的本分。所以,在備課時,有的老師就容易忽略教育的育人目的,只設置知識、技能目標,解決智力問題,顯然是不夠的。為了完成教育教學的使命,教師應當傳授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將育人目標滲透其中,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在思想道德素質上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第五忌:庸。庸在這裡是指平庸,沒有特色,沒有出彩之處。有的教師由于能力、思維的限制,導致在備課時,對備課成果的要求不高,只要符合基本規範就行,六合彩版路報明牌結果導致教師備課成果沒有特色,最終就導致實際教學時,華都娛樂場在課堂上無法打動和吸引學生。要改變教案的庸,教師要痛下決心反思,找出問題的關鍵。其實,問題無非出在以下幾個方面:要麼是學期調查不夠,缺少針對性,無法針對學生興趣點、興奮點和閃光點;要麼是教學內容陳舊,激發不了學生想學的積極性;要麼就是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後,博弈體驗金或者方法與內容不能統一,形式和手段的分離,沒能最佳地呈現教學內容的精彩……診斷出原因,教師就應該逐一想方設法解決這一難題; 第六忌:拘。拘在這裡是指備課過程中,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的時候,尤其是呈現內容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往往嚴肅有餘,活潑不夠,是一副板著面孔對學生進行說教的死板方式,這種方式是學生不歡迎的。它往往理智有餘,激情不夠,讓學生在學習是感受不到知識學習的快樂,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強烈欲望。但至今仍然有少數老師都有錯誤的認識,認為備課時只要把相關知識點處理得當,就萬事無憂了。但是,今天我們面對的學生跟以往的學生不同了,他們更願意接受生動、活潑、音頻、視頻的形象.所以,備課過程中,教師不要在課堂上一灌到底,要努力讓自己的教案生動起來,設置一些情感高低起伏的脈絡,設置有問有答的教學節奏,大樂透怎麼對從而構建一個生動活潑有生命力並且激情飛揚的優質課堂; 第七忌:獨。前面的六忌,都是教師在獨自備課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問題。這裡的獨是指教師備課應當盡可能地實行集體備課,更多地汲取眾人的智慧,避免獨自備課的偏狹。今天的學校教育,為了能盡快地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一般都強調教師要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取長補短,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鑑。同行之間的這種學習借鑑,是全方位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等等,都可以最快地引入自己的備課領域,促進教師的快速成長。除了集體備課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聽公開課、講公開課等多種方式,汲取同行的智慧,豐富和完善自我,讓自己在教學領域能迅速地成長。維度一:學生學習。 觀察視角:準備/傾聽/互動/自主/達成 維度二:教師教學。 觀察視角::環節/呈示/對話/指導/機智 維度三:課程性質。 觀察視角:目標/內容/實施/評價/資源 維度四:課堂文化。 觀察視角:思考/民主/創新/關愛/特質 01 維度一:學生學習 視角——觀察點舉例 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了什麼?是怎樣準備的? 2、準備得怎麼樣?有多少學生作了準備? 3、學優生、學困生的準備習慣怎麼樣? 傾聽 4、有多少學生能傾聽老師的講課?能傾聽多少時間? 5、有多少學生能傾聽同學的發言? 6、傾聽時,學生有哪些輔助行為(記筆記/查閱/回應)?有多少人? 互動 7、有哪些互動行為?學生的互動能為目標達成提供幫助嗎? 8、參與提問/回答的人數、時間、對象、過程、質量如何? 9、參與小組討論的人數、時間、對象、過程、質量如何? 10、參與課堂活動(個人/小組)的人數、時間、對象、過程、質量如何? 11、學生的互動習慣怎麼樣?出現了怎樣的情感行為? 自主 12、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的時間有多少?有多少人參與?學困生的參與情況怎樣? 13、學生自主學習形式(探究/記筆記/閱讀/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序嗎?學生有無自主探究活動?學優生、學困生情況怎樣? 15、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如何? 達成 16、學生清楚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嗎? 17、預設的目標達成有什麼證據(觀點/作業/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達成? 18、這堂課生成了什麼目標?效果如何? 02 維度二:教師教學 視角——觀察點舉例 環節 19、由哪些環節構成?是否圍繞教學目標展開? 20、這些環節是否面向全體學生? 21、不同環節/行為/內容的時間是怎麼分配的? 呈示 22、怎樣講解?講解是否有效(清晰/結構/契合主題/簡潔/語速/音量/節奏)? 23、板書怎樣呈現的?是否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幫助? 24、媒體怎樣呈現的?是否適當?是否有效? 25、動作(如實驗/動作/制作)怎樣呈現的?是否規範?是否有效? 對話 26、提問的對象、次數、類型、結構、認知難度、候答時間怎樣?是否有效? 27、教師的理答方式和內容如何?有哪些輔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話題?話題與學習目標的關系如何? 指導 29、怎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閱讀/作業)?是否有效? 30、怎樣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活動/作業)?是否有效? 31、怎樣指導學生探究學習(實驗/課題研究/作業)?是否有效? 機智 32、教學設計有哪些調整?為什麼?效果怎麼樣? 33、如何處理來自學生或情景的突發事件?效果怎麼樣? 34、呈現了哪些非言語行為(表情/移動/體態語)?效果怎麼樣?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課堂行為(語言/教態/學識/技能/思想)? 03 維度三:課程性質 視角——觀察點舉例 目標 36、預設的學習目標是什麼?學習目標的表達是否規範和清晰? 37、目標是根據什麼(課程標準/學生/教材)預設的?是否適合該班學生? 38、在課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學習目標?是否合理? 內容 39、教材是如何處理的(增/刪/合/立/換)?是否合理? 40、課堂中生成了哪些內容?怎樣處理? 41、是否凸顯了本學科的特點、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邏輯關系? 42、容量是否適合該班學生?如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實施 43、預設哪些方法(講授/討論/活動/探究/互動)?與學習目標適合度? 44、是否體現了本學科特點?有沒有關注學習方法的指導? 45、創設了什麼樣的情境?是否有效? 評價 46、檢測學習目標所採用的主要評價方式是什麼?是否有效? 47、是否關注在教學過程中獲取相關的評價信息(回答/作業/表情)? 48、如何利用所獲得的評價信息(解釋/反饋/改進建議)? 資源 49、預設了哪些資源(師生/文本/實物與模型/實驗/多媒體)? 50、預設資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 51、生成了哪些資源(錯誤/回答/作業/作品)?與學習目標達成的關系怎樣? 52、向學生推薦了哪些課外資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04 維度四:課堂文化 視角——觀察點舉例 思考 53、學習目標是否關注高級認知技能(解釋/解決/遷移/綜合/評價)? 54、教學是否由問題驅動?問題鏈與學生認知水平、知識結構的關系如何? 55、怎樣指導學生開展獨立思考?怎樣對待或處理學生思考中的錯誤? 56、學生思考的人數、時間、水平怎樣?課堂氣氛怎樣? 民主 57、課堂話語(數量/時間/對象/措辭/插話)是怎麼樣的? 58、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人數、時間怎樣?課堂氣氛怎樣? 59、師生行為(情境設置/叫答機會/座位安排)如何?學生間的關系如何? 創新 60、教學設計、情境創設與資源利用有何新意? 61、教學設計、課堂氣氛是否有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處理? 62、課堂生成了哪些目標/資源?教師是如何處理的? 關愛 63、學習目標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關注不同學生的需求? 64、特殊(學習困難、殘障、疾病)學生的學習是否得到關注?座位安排是否得當? 65課堂話語(數量/時間/對象/措辭/插話)、行為(叫答機會/座位安排)如何? 特質 66、該課體現了教師哪些優勢(語言風格/行為特點/思維品質)? 67、整堂課設計是否有特色(環節安排/教材處理//導入/教學策略/學習指導/對話)? 68、學生對該教師教學特色的評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