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21點規則河北武邑中學2018─20
天文學家研究發現一顆繞昏暗恆星運轉的類地行星,距地球僅40光年。它是一個熱氣騰騰的水世界,體積是地球的6倍。據推測,這個水世界同樣擁有大氣層,且75%的表面區域被水覆蓋,但由于溫度太高,它無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結合材料完成完成下面小題。 1. 水世界類地行星所在的天體系統是 A. 河外星系 B. 銀河系 C. 太陽系 D. 地月系 2. 天文學家推測水世界類地行星可能沒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該行星 A. 水域面積大 B. 大氣層太薄 C. 距離太陽太遠 D. 距離恆星太近 【答案】1. B 2. D 【解析】 試題分析: 【1題詳解】 根據材料,該行星繞昏暗恆星運轉,距地球僅40光年,這表明這顆恆星不是太陽,但距離地球、太陽都比較近,因此,它屬于與太陽並列的其他恆星系統,屬于銀河系,選B。 【2題詳解】 根據材料水世界同樣擁有大氣層,且75%的表面區域被水覆蓋,但由于溫度太高,它無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據此,選D。 考點:本題組考查天體與天體系統、生命存在條件。 下圖表示大氣的受熱過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 表示近地面大氣直接熱源的是( ) A. □ B. □ C. □ D. □ 4. 表示大氣保溫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3. C 4. D 【解析】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大氣的熱力作用,意在考查學生讀圖分析及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難度一般。 【3題詳解】 讀圖可知,圖中□為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為透過大氣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為地面輻射,□為大氣逆輻射,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故選C。 【4題詳解】 讀圖可知,圖中□為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為透過大氣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為地面輻射,□為大氣逆輻射,大氣的保溫作用是通過大氣逆輻射實現的,表示大氣保溫作用的是□,故選D。 【點睛】大氣的受熱過程 1、受熱過程 □ 太陽輻射到達地球大氣上界。 □ 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太陽輻射到達地表。部分被地表反射,部分被地面吸收,從而使地面增溫。 2、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塵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強。例多雲的白天溫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等。 3、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 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增溫,產生地面長波輻射 □ 大氣中的CO2和水汽強烈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而增溫 □ 大氣逆輻射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讀太陽光照圖,完成下面小題。 5. 圖中晝長相同的點是 A. □□ B. □□ C. □□ D. □□ 6. 圖中地方時相同的點是 A. □□ B. □□ C. □□ D. □□ 【答案】5. D 6. C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太陽光照圖的判斷,涉及晝夜長短、地方時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及讀圖能力,難度一般。 【5題詳解】 同一天中,緯度相同的地點晝長相同,圖中□□位于同一緯線上,晝長相同,故選D。 【6題詳解】 同一經線地方時相同,圖中□□位于同一經線上,地方時相同,故選C。 讀地震波波速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回答下列各題。 7. 圖中□表示() A. 地幔 B. 地殼 C. 地核 D. 軟流層 8. 岩石圈的範圍是指圖中() A. □的頂部 B. □的全部 C. □的全部和□的頂部 D. □的全部和□的頂部 【答案】7. B 8. C 【解析】 試題考查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7題詳解】 圖中□表示表示地殼、□表示地幔、□表示地核,B正確。 【8題詳解】 圖中□表示表示地殼、□表示地幔、□表示地核,岩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C正確。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絕壁之巔。這裡海拔約1700米,三面環山,一面臨崖,岩石以砂岩為主。下圖為郭亮村絕壁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 郭亮村的絕壁岩層 A. 具有層理構造 B. 含有豐富的化石 C. 由變質岩構成 D. 由岩漿冷凝而成 10. 郭亮村的絕壁景觀形成的過程大致為 A. 斷裂抬升、外力侵蝕、流水沉積、固結成岩 B. 固結成岩、斷裂抬升、外力侵蝕、流水沉積 C. 外力侵蝕、流水沉積、斷裂抬升、固結成岩 D. 流水沉積、固結成岩、斷裂抬升、外力侵蝕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題詳解】 砂岩屬于沉積岩,有層理結構,但不一定含有化石,故A項正確。 【10題詳解】 砂岩是砂石經流水沉積,固結成岩,後經擠壓斷裂抬升,再經外力侵蝕形成了絕壁景觀,故D項正確。 一位地理愛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區旅遊,發現綠洲附近風向具有明顯的晝夜反向的特征。 讀沙漠地區綠洲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1. 夜晚M地的風向為 A. 西南風 B. 東北風 C. 東南風 D. 西北風 12. 造成該地區風向晝夜反向的原因是 A. 人類活動差異 B. 降水差異 C. 下墊面熱力性質差異 D. 高低差異 【答案】11. C 12. C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熱力環流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下墊面性質對氣壓的影響,總體難度一般。 【11題詳解】 夜晚綠洲地區降溫速度慢,氣溫較週邊沙漠高,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氣流,形成低壓,沙漠形成高壓,M處的水平氣壓梯度力自東向西,在北半球地偏力向右作用下,形成東南風,故選C。 【12題詳解】 夜晚綠洲地區降溫速度慢,氣溫較週邊沙漠高,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氣流,形成低壓,沙漠形成高壓,M處的水平氣壓梯度力自東向西,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作用下,形成東南風。白天,綠洲升溫慢,氣溫低,形成高壓,M處週邊沙漠氣溫高,為低壓,風從綠洲吹向沙漠,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西北風,導致該地區風向晝夜反向的原因是下墊面熱力性質差異,故選C。 下圖為某四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居民喬遷新居,居住條件和環境顯著改善。為了保證冬季採光,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對不同緯度帶的住宅間的合理間距有明確規定,理論上使得相鄰南樓的影子不能遮擋北樓底層(見下圖)。 讀我國部分城市住宅間的合理間距(日照間距)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完成下面小題。 3. 根據表中信息,在北京(40°N,116°E)修建兩棟100米高的住宅樓,其理論日照間距約為 A. 185米 B. 120米 C. 200米 D. 150米 14. 表中反映出我國建築物的理論日照間距 A. 由南向北逐漸縮小 B. 由南向北逐漸擴大 C. 由西向東逐漸縮小 D. 由西向東逐漸擴大 【答案】13. A 14. B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正午太陽高度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總體難度一般。 【13題詳解】 根據材料理論上使得相鄰南樓的影子不能遮擋北樓底層,北京地區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小,根據計算公式H=90°-|φ-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