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精靈|北京雷電藍色預警
內需挖潛將“加勁”發力服務消費原標題:內需挖潛將“加勁”發力服務消費 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消費在經濟增長中依然發揮主導作用。這一年,一系列促消費政策密集落地,助力消費擔綱起擴內需、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的重任。 展望2020年,促消費升級政策將繼續加碼。其中,服務消費潛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激發。《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為強化旅遊對促進消費、改善民生的帶動作用,我國將加大對農村及中西部偏遠地區旅遊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 促消費政策不斷 擴內需效果顯著 2019年,我國促消費政策接連出台,從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到加快發展流通,從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到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有分析認為,一系列政策的推出,有效激發了消費市場潛力,也進一步釋放了我國巨大的內需市場。 “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繼續增強,無論是投資還是市場銷售的增速都快于出口增速。在內需當中,消費的增長又繼續快于投資的增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當前,消費正在從以實物消費為主逐步向服務消費方向轉變。付凌暉介紹,初步核算,目前服務消費佔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比重大概在50%左右。根據測算,今年以來服務消費保持兩位數左右增長。消費升級不僅對傳統商品的質量要求在提高,同時對旅遊、健康、教育、養老等服務消費的需求也在逐步擴張。消費的發展對中國經濟拉動作用將越來越明顯。 文旅消費在服務消費中的重要性凸顯。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此前表示,我國文化和旅遊的發展空間很大,未釋放的消費需求也很大,是最能釋放消費潛力的領域之一。 今年以來,促文旅消費方面動作頻頻,僅從下半年來看,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三大措施;8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推出11項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政策舉措;11月11日,文化和旅遊部舉辦全國文化和旅遊消費工作推進會;12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改善節假日旅遊出行環境促進旅遊消費的實施意見》,提出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優化節假日出行環境等五方面16條意見。 同時,地方也在加速行動。12月1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出台《關于推進北京市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意見》,提出包括服務市民文化消費升級迭代需求、大力激發文化旅遊消費活力在內的組合拳。 加碼文旅市場 農村及中西部迎利好 展望2020年,促消費升級政策還將繼續加碼。其中,文旅消費潛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激發。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要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特別提出“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不少專家指出,從區域來看,我國農村地區和中西部地區,文旅消費增速快、潛力大。隨著相關支持政策的進一步落地,這部分消費需求有望得到更大激發。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下一步,我國將加大對農村及中西部偏遠地區旅遊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12月17日印發的《消費扶貧工作成效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0年)》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