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娛樂城-恆大冰泉 作者:benson 2020 年 6 月 23 日 “非常61”決戰大橋鎮 扶貧第一書記、“前線總指揮”聯手工會幹部,九州娛樂城用現代企業管理思維在貧困山溝裡“拔窮根” “非常6+1”決戰大橋鎮 在“非常6+1”組合動員勞模創新工作室、協調資金發展種養殖產業、培育農業產業工人、發展規模種植等措施幫扶下,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大橋鎮的幾個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收入提高了,幸福感也提升了。 大橋鎮,是甘肅扶貧攻堅主戰場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最為典型的貧困鄉鎮之一,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眼下正進入脫貧攻堅的決戰期。 “非常6+1”之“6”,是指大橋鎮5位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第一書記和1位“前線總指揮”,“+1”是指遠在蘭州的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扶貧辦。扶貧辦主任、副主任由公司工會主席王海濤和副主席李明東兼任,多年的工會工作經驗讓他們身懷組織起來共同脫貧的“秘籍”。 決戰時刻,這個“非常6+1”的組合,用“管理層服務執行層”的現代企業管理思維,圍繞提高貧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目標,恆大冰泉展開了一場必戰必勝的攻堅戰…… 花椒林握手“勞模天團” 望著王山村延綿起伏的青崗嶺,成片的花椒林迎風搖曳,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雷俊喜不自勝,“23家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技術接力,讓人感到脫貧攻堅來了‘勞模天團’。” 2018年剛入駐王山村,雷俊眼瞅著當地的主產農作物花椒豐收後卻因連綿陰雨“趴窩”,村民叫苦不迭,他也心急如焚。雖然是國網甘肅電科院的電力專家,但農業機械畢竟“跨專業”。手足無措之時,遠在蘭州的非常“+1”發揮了作用。 得知雷俊的困境,王海濤和李明東一商量,將23家勞模創新工作室動員起來,向專家問計。 很快,隨著“張榜攻關”和勞模工匠的“環環接力”,先破解了溫度自適應農用烘幹裝置的技術難題,又在花椒採摘、智能大棚PLC控制等技術上持續深耕。從此,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現代工業技術,通過“非常6+1”的組合平台,不僅在王山村落地,台灣運彩即時比分還輻射帶動了週邊自然村,“大橋花椒”的規模效應日益顯現,“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也有了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技術支撐。大橋鎮包村幹部白耀武激動地說,“僅烘幹裝置,每年就創效400餘萬元。” 如今的王山村,各家各戶新修的房子鱗次櫛比,村道兩旁景觀樹、盆景,綠化帶青翠欲滴,硬化路修到了農戶家門口,自來水裝進了每家每戶,美國醞釀制裁伊朗全村不僅脫貧了,還入選隴南市“最美鄉村”。 “非網紅”直播帶貨 “這是我們村產的土雞、蜂蜜、金絲皇菊,請大家放心採購。”大橋鎮韓河村,自稱“非網紅”的駐村第一書記張志強,今年以來因為直播帶貨,在企業內的各種“群”裡屢屢“霸屏”。 張志強入駐韓河村後,幫助村民發展起種養殖產業,但農產品的銷路卻成了大問題,此時“前線總指揮”和公司扶貧辦果斷出手,打通了扶貧消費通道,韓河村的種養殖產品也銷往省內各地,“合作社+農戶”的鮮特產品直接“連”上了電力職工家家戶戶的餐桌。“非網紅”的張志強每天直播帶貨,忙得不亦樂乎。 記者在韓河村看到,林下成群的土雞,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兩名工人提著裝滿玉米的桶給雞喂食,一只只土雞爭相啄食,場景十分熱鬧。 大橋鎮鎮長楊峰介紹說,“非常6+1”的組合協調落地了1200萬元項目資金,幫助大橋鎮5個貧困村發展種養殖項目,形成花椒、羊肚菌、紋黨、西瓜、辣椒等種植產業,牛、羊、中蜂、雞等養殖產業,培育了仇池貢菊、乞巧妹花椒兩個品牌農產品。5個村資源共享,銷售過程中採摘、打包、發貨一條龍,真正實現農產品產得出、銷得快。 花椒林裡的新工人 初夏的李坪村,漫山遍野的花椒林鬱鬱蔥蔥,綠油油的小果子爭先恐後地從花蕊裡冒了出來。駐村第一書記趙爾團一邊仔細查看枝頭花椒的長勢,一邊和52歲的村民郭曉紅聊了起來。 作為土生土長的李坪村人,郭曉紅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日子過得緊巴巴,自從發展花椒產業,他順利摘掉了貧困帽。他說,“現在承包地租給了合作社,我是合作社裡的新工人,蒸氣烤箱每天能掙80元,再過3個月,還可以分紅,生活真的不一樣了!” 小山村民泰合作社負責人牟各鵬從莊稼漢發展成為養蜂專家,原來的貧困戶變身為致富帶頭人,他說,“我的合作社現在種植紋黨100畝、烏龍頭50畝,養殖中蜂180箱、肉羊210只,香港六合彩即時開獎幫助35戶貧困戶增加了收入。” 這幾年,“非常6+1”在大橋鎮的李坪村、王山村、郭壩村共種植花椒2000畝,“前線總指揮”趙宣安說,“花椒不僅成為全鎮貧困戶增收脫貧的首選產業,更讓貧困農戶變成了農業產業工人。” 脫貧助脫單 “娶妻難”如同一個魔咒,一直困擾著郭壩村幾代人。在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王亮看來,“要脫單得先脫貧。” “蔬菜種植不能搞東一塊、西一畦的小農經濟,必須得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經過幾個月的駐村幫扶,王亮和“前線總指揮”逐步形成了思路,並得到公司扶貧辦的大力支持,很快,32畝的果蔬種植基地、34個新建蔬菜“大棚車間”,恆大冰泉在郭壩村拔地而起,村黨支部書記馬元元也被動員起來,兼任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聯絡幾位貧困戶共同搞種植。 隨著種植蔬菜致富增收,短短兩年時間,村容村貌變了樣,小伙子們更帥了,許多年輕人順利脫單。 在小山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國平看來,九州娛樂城“非常6+1”的組合通過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村兩委之間穿針引線,把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實落細,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數。“非常6+1”的組合效應還在大橋鎮上持續釋放,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葉軍說,“作為國有企業就應該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獨特優勢,探索出企業幫扶的新模式、新業態,為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貢獻國企力量。”(記者 康勁 通訊員 胡俊林) 職企攜手共謀發展,薪酬激勵助力產改,期權交易策略江蘇率先出台指導意見 開展集體協商健全產業工人薪酬激勵機制 職工獲得技能比賽等級和榮譽稱號,可享有專項獎勵和榮譽津貼;職工立足崗位開展技術創新、實施管理改進,可從節約成本和增加利潤中按比例分成;高技能、高學歷的職工可獲得技能、學歷津貼……這些有益于企業創新發展、讓職工共享發展成果的舉措,浦項制鐵將通過集體協商在江蘇逐步推動落實。 6月8日,江蘇省總工會牽頭,與省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其他各成員單位聯合制定實施全國首個《關于開展集體協商健全產業工人薪酬激勵機制的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意見》),以此進一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改革,建立健全產業工人薪酬激勵機制。 江蘇省總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2018年以來,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和中辦、國辦《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常州、泰州等地工會積極探索,創新推行職工技術創新專項集體合同,開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在推動職工技術創新、健全薪酬激勵制度、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省總工會在省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支持下,通過調查研究、總結提鍊,在全省進行了試點推行。推行職工技術創新專項集體合同、開展“能績工資”集體協商工作,被納入《新時代江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和《江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發揮集體協商在健全產業工人薪酬激勵機制,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面的積極作用,芝加哥白襪省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各成員單位經過溝通協商,制定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主要工作目標,即:著眼于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增強產業工人獲得感,著力于建立健全產業工人技術創新和工作能級等參與分配的機制。在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提升產業工人技能,推動企業創新發展、提高產業工人待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激發產業工人熱情等方面發揮激勵引導作用。 《意見》明確,通過集體協商,重點圍繞弘揚勞動精神、創新激勵機制、提升綜合素質、優化獎勵方式等4方面,推動健全產業工人薪酬激勵機制,推動建立促進企業創新發展、保障職工權益等方面的制度機制。 比如,通過設立榮譽津貼,弘揚通過誠實勞動實現人生價值的理念,引導產業工人愛崗敬業、積極奉獻;通過落實產業工人參與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科技創新的獎勵措施,激發他們立足崗位創新創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建立完善產業工人成長的激勵機制,鼓勵他們提升職業技能水平,提高學歷層次;通過優化獎勵方式,激發產業工人參與經濟建設的工作熱情和創新創造,如視情採取工資升檔晉級、增加崗位津貼、實施專項獎勵、進行股權激勵、報銷或補貼相關費用、授予或向上級推薦授予榮譽稱號、組織參觀考察等獎勵措施,激發產業工人的創造性;通過協商工齡工資,增強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通過協商企業增加利潤的二次分配,構建職工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體等。 目前,江蘇常州、泰州、無錫、揚州、連雲港、淮安和徐州等地都開展了深化集體協商,健全產業工人薪酬激勵機制工作。(記者 王偉 通訊員 林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