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地電子遊戲場平戰結合推動中醫藥事業發
平戰結合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 黃璐琦 2020年03月23日08:06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平戰結合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2019年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中醫藥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加快推廣應用已經研發和篩選的有效藥物。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社會各界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中醫藥人快速反應,積極應對,充分發揮了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及優勢,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指示要求。 中醫藥具有防治疫病的完善理論和豐富經驗 中醫藥在我國歷次重大疫情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立足整體觀念,堅持辨證施治,在與疾病無數次的鬥爭中不斷發展完善,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獨特的治療思路,對維護人民健康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東漢著名醫家張仲景《傷寒論》提出的六經辨證,到明清醫家提出的表裡九傳辨證、三焦辨證及衛氣營血辨證,建立起了中醫疫病辨證論治體系。 中醫和瘟疫的鬥爭從未停止,中醫藥抗疫屢建奇功。據文獻記載,自公元369年至1644年,中華民族經歷過95次瘟疫大流行,我們的祖先正是緊緊依靠中醫中藥,有效地維護了民族的生息繁衍。以天花為例,早在宋朝,中醫就開始採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清代康熙年間設立“種痘局”,應該是全球最早的官方免疫機構,該方法後來被其他國家效仿。在瘟疫流行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的清代,中國人口總數卻有了大幅度的增長,正是得益于中醫溫病學說的形成和中醫疫病理論體系的逐步完善。 2003年非典疫情過後,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充分肯定我國中西藥結合治療非典的方法,認為中西藥結合治療可減輕非典病人的氣短、呼吸急促等症狀;可促進肺部炎症吸收,減少糖皮質激素和抗病毒藥的用量及副作用。每一次中醫藥都以其獨特的作用優勢,于危急時刻福佑眾生。 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體系不斷完善,防治能力不斷提升。2009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設立了中醫藥防治甲流、乙腦及手足口病行業專項,使得中醫藥在傳染病防控的基地、網絡及平台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形成的系列診療方案,在甲流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培養了一支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的人才隊伍。為了提升中醫藥防治流感的能力,2019年,中國中醫科學院組建多學科協作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防治流感技術體系,集合全國優勢專家團隊,開展中醫藥應對流感等疫情的方案、機制、藥物等方面研究,為流感防治提供技術支撐。此次疫情發生後,流感體系快速反應,臨床─科研數據分析─藥物篩選環環緊扣,多領域聯動,有效支撐了疫情防治工作。 中醫西醫優勢互補,防治新冠肺炎發揮了1+12的作用 全面參與,全程救治。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中,中醫藥全程參與,從密切接觸人群的防控到輕症、普通型患者及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療,中醫藥全程發揮了作用。研究證實,中西醫結合能較快地改善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縮短住院天數,提高核酸轉陰率,有效減少輕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的發展,提高治愈率、減少病亡率。 搶救重症,防治輕症。與以往不同的是,中醫藥行業在此次疫情暴發初期即動員全行業參與到疫情防控中,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開展重症患者救治。臨床結果表明,危重症患者經中醫和西醫專家的聯合會診、辨證論治後,中藥在改善血氧飽和度、抑制炎症風暴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一項75例重症患者的臨床對照試驗顯示,中西藥並用與單純西藥組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