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投注站轉載關于發布上海市2019年度
關于發布上海市2019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的通知發布日期:2018-12-14 滬科〔2018〕533號 各有關單位: 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鼓勵和支持原始創新研究,培育科技創新人才,促進各學科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上海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啟動2019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報要求 1、所申請的項目應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研究價值,理論依據充分,學術思想新穎,研究目標明確,研究方案可行,考核目標具體。 2、項目類別說明 2019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分為面上項目、探索類項目。 (1)面上項目:申報領域不限。 (2)探索類項目:主要資助青年科技人員開展前沿的、學科交叉的創新研究。本年度資助方向:1)量子調控;2)合成生物新技術;3)微納技術前沿基礎;4)分子生物學檢測新技術;5)腦機制啟發的新算法。 探索類項目申報採取專家推薦的方式(推薦表見附件),每個項目至少有2名相關領域資深專家推薦,專家須簽訂誠信承諾書,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項目的創新性作出推薦,每位專家本年度僅能推薦1個項目。項目同時需送交承擔單位審核,並加蓋公章。 探索類項目遴選採用第一輪網上評審、第二輪見面會評審的方式,重點考察項目的創新性,如本人未能參加見面會,將被視作自動放棄。 3、申請者條件: (1)具備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獨立研究能力的在崗科研人員; (2)探索類項目的申請者年齡應未滿40週歲(1979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 4、限項說明: (1)面上項目:已作為項目責任人主持省部級(含)以上項目且尚未結題的科研人員,不能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 (2)探索類項目:已作為項目責任人承擔市科委科技計劃在研項目2項及以上者,不得作為項目責任人申報; (3)2017年度和2018年度連續兩年作為項目責任人申請基金未獲資助的,2019年度暫停申請一年; (4)申請人作為項目責任人只能申報一項; (5)為提高申報項目質量,面上項目實行單位遴選,擇優申報。2018年度未獲得過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單位本年度申報總數不超過2項;其餘名額另行通知。探索類項目的申報數不計入單位推薦名額。 5、項目申報單位應當是注冊在本市的獨立法人單位,具有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6、項目責任人應承諾所提交材料真實性,不含涉密內容;申報單位應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 7、申報項目若提出回避專家申請的,須在提交項目可行性方案等書面材料的同時,由申報單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專家名單與理由。每個項目申請回避專家人數不超過3人。 二、資助年限、額度 項目執行年限為3年,資助額度為20萬元。 三、申報方式 1、本指南公開發布。申請人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www.shanghai.gov.cn)進入“上海市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網上填報項目可行性方案,並在線打印書面材料,連同附件材料,送交所在單位(區)審核。所在單位(區)應認真審核,如實填寫相關意見並加蓋公章(非由申報系統在線打印的書面材料,或書面材料與網上填報材料不一致的,不予受理)。 2、項目網上填報起始時間為2018年12月24日9:00,截止時間為2019年1月11日16:30。市科委集中接收書面材料時間為2019年1月8日至1月14日,每個工作日9:00-16:30。逾期送達的,不予受理。 所有書面材料採用A4紙雙面打印,一式三份,須簽字蓋章齊全。使用普通紙質材料作封面,不採用膠圈、文件夾等帶突出稜邊的裝訂方式。 各單位匯總本單位申請書,填寫《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匯總表》(見附件)一式2份,加蓋公章後統一報送至書面材料受理點。 送達地址:上海市科委辦事大廳(徐匯區欽州路100號1號樓) 辦事大廳不接收以郵寄或快遞方式送達的書面材料。 3、網上填報備注: (1)登陸“中國上海”網站(http://www.shanghai.gov.cn/) (2)一網通辦─利企服務─點擊“上海市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圖片鏈接進入申報頁面: -【賬戶注冊】轉入注冊頁面進行單位注冊,然後再進行申報賬號注冊(單位注冊需使用“法人一證通”進行校驗); -【初次填寫】使用申報賬號登錄系統,轉入申報指南頁面,點擊相應的指南專題後開始申報項目; -【繼續填寫】登錄已注冊申報賬號、密碼後繼續該項目的填報。 (3)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四、其它說明 本指南經評審立項的項目承擔單位,須在項目驗收時一並提交《科技報告》和《科技報告收錄證書》。 五、咨詢電話 服務熱線:8008205114(座機)、4008205114(手機) 技術支持:62129099-2257 附件: 1.2019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匯總表.doc 2.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探索類項目推薦表.doc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2018年12月12日-《海洋生態大講堂》微信公眾號浙江省重點智庫寧波大學東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海洋在說話,您我來代言!《海洋生態大講堂》歡迎您!投稿郵箱:550931758@qq.com請您在留言中標注為《海洋生態大講堂》投稿,並提供個人簡歷及聯系方式。我們篩選審核後,將以全文刊出!熱烈歡迎廣大自願者合伙參與公眾號運營!附: 投稿類型與要求(1)主題一定是有關海洋生態學內容的稿件;(2)原創文章,請配必要的圖表;(3)好文推薦,直接發來原文,或請注明出處;(4)重要會議報道或信息,請附必要圖表及其標題說明;(5)重大項目科研進展,或重大會議學術報告PPT;(6)重點團隊介紹,或重要人物專訪。您的贊賞是我們前行的最大動力告別“平成流”,話說小泉信三…… 日本,在即將告別“平成”開始新紀年之時,回顧三十年歲月,“平成流”一詞,成為人們對明仁天皇、美智子皇後作為“國民象征”不同以往皇室風格的概括。 日本皇室的成功轉型,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日本戰敗後,在美國主導下制定出的新憲法中,把曾經作為國家元首、大元帥的天皇,改為“國民的象征”!什麼叫“象征”?如何去“象征”?面對敗戰,原子彈滅絕性的打擊、大空襲燃燒彈無情的洗劫……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慘狀,日本是如何走出戰爭的陰霾,迅速成長為屈指可數的發達國家?這一點令世人起敬,也常常令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最近,我與一位精通中國文化的日本人合作,花了兩年時間,剛剛完成了一本書的翻譯。這本書的名字叫作《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