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娛樂城|西班牙人 作者:benson 2020 年 6 月 16 日 2019娛樂城黑龍江省高校開啟防控疫情下的“雲思政” 新華社哈爾濱3月3日電(記者楊思琪)大師雲端直播授課,手機App隨時學習,抗疫故事深度融入思政課堂……日前,黑龍江省高校陸續開學,未能如期返校、宅居在家的大學生上起“雲端思政課”。 2月28日,一堂主題為“研究生素養與科學研究方法”的“大師雲端課”開講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馬軍,通過鮮活的案例、形象的表達,開啟一場科學道德教育。 “雖然有現成的在線課程,但直播才能保證課程原汁原味,讓學生感受到上課的氛圍,更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馬軍說,作為研究生,首先要注重培養嚴謹求實的作風、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 這堂課在線聽課學生多達7600多人,其中包括本校學生,還有來自清華大學甚至海外學生。馬軍一邊講課,一邊關注評論區的問題,及時答疑。“學術問題講得深入淺出”“關注社會熱點,開展跨學科交流”“保持科研熱情的學者永遠年輕”……評論區裡,學生們紛紛留言。 與專業知識融會貫通,這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日前開展的有益探索。院士、長江學者等教學科研名師,結合自身科研、學術經歷,講述學科歷史、前沿趨勢、重大突破,幫助學生擴展研究思路,掌握研究方法。 科技加持,西班牙人傳承醫者仁心。哈爾濱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黑龍江地理信息工程院空間信息技術應用中心,共同研發了一款“學習標兵”手機App,巴爾的摩金鶯用虛擬仿真智慧教學弘揚醫學精神。疫情發生以來,學院在App“紅醫傳承”板塊中,增設了“最美逆行者”專欄,講述馳援湖北醫者的親身經歷,傳遞逆流而上、衝鋒在前的無畏精神。 “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抗疫英雄,您才是我要追的星!”……從白衣天使到快遞小哥,從抗疫前線社區堅守,從祖國同胞到國際友人,黑龍江職業學院師生一同搜集整理了40個感人故事,以生動鮮活的抗疫題材,引導學生致敬英雄、感恩社會、感念時代。 黑龍江大學通過構建“融媒體”防疫宣傳矩陣,及時挖掘報道先進典型,並組織廣大師生擔任防疫志願者,募集醫用物資,開展愛心捐款,以實際行動踐行戰“疫”精神。 “一場戰‘疫’為立德樹人提供了鮮活素材,是一堂終身受益的思政課、人生課。”東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侯彥傑說,學生從中感悟愛國情懷和中國力量,充分理解什麼是擔當、什麼是責任、什麼是熱愛。 前方作戰,離不開後方堅實的保障。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衛生健康戰線的“後勤保衛兵”盡銳出戰。 15小時日夜兼程1200公裡 只為第一時間把物資送給前線戰友 1月2日至2月7日,中日友好醫院連續派出五批醫療隊共155人奔赴武漢。時間緊,王振華被提起公訴任務急,為第一時間保障物資供應,最大限度支援武漢疫情防控一線,中日友好醫院後勤安保處車隊在黨支部書記、隊長袁斌的帶領下,克服武漢交通管制、快遞服務暫停等困難,日夜兼程,連續折返,先後三次奔赴武漢(共計往返9000餘公裡)。第一時間將數千件醫用防護物資、藥品,及價值1500萬元的醫療器械運送至武漢前線,為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人送去健康保障。車隊返回醫院後,袁斌書記又與駐守在醫院本部的車隊隊員主動承擔起兩個院區的行政和救護車工作,保證醫院正常醫療工作運轉。 2月4日凌晨,中日友好醫院後勤安保處車隊在黨支部書記、隊長袁斌(右二)帶領下,奔赴武漢運送為援鄂抗疫醫療隊準備的物資。 “疫情就是命令,為委機關的‘戰士們’提供好保障就是我們的責任” 春節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機關服務局第三黨支部黨員、餐飲服務處食堂管理員郭曉亮安排妻子、女兒回了老家。由于疫情緊急,國家衛生健康委機關提前進入加班加點的戰時狀態,再加上春節前已有部分食堂員工返鄉,食堂人員不足,郭曉亮就把行軍床支在地下二層辦公室,每天和員工一道起早貪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著食堂的員工參與後勤“戰鬥”。 機關服務局第三黨支部黨員、綜合服務處處長辛小兵同志的責任可以用上班的步數來丈量。疫情發生以來,西甲直播辛小兵同志每天在機關樓內巡查工作的平均步數超過了2萬步。三處辦公樓設備設施的運行維護、辦公區及功能設備區的消毒、餐餘垃圾分類清理及日常保潔、每天10餘場會議的服務保障、各種臨時增加的應急任務等等。辛小兵說,“疫情就是命令,為委機關的‘戰士們’提供好保障就是我們的責任”。 據不完全統計,聚寶殿角子機娛樂場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機關共有600餘名醫護人員戰鬥在武漢前線,同時,委直屬機關萬餘名黨員普遍處在疫情防控的戰時狀態。他們將危險、勞累拋在身後,加班加點、挑燈夜戰,用實際行動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機關黨委供稿),